閩州教育導航網址: 職稱評審 研究生 公務員 教師資格 司法考試 閩州教育 建設執(zhí)業(yè) 金融財會 職業(yè)資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頁 > 高考 > 高考資訊 > 四招教你快速定位自主招生目標院校!

四招教你快速定位自主招生目標院校!

       【摘要】期末考試即將來臨,同學們準備的怎么樣了?本文分享理綜答題經驗及對理綜各個科目特點進行詳細分析,供廣大高中生參考。祝愿大家在期末考試中都能取得好成績!!更多高考信息可關注閩州教育高考資訊專欄。

  

  1.必須先確定自己是否能夠達到一本線

  對于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來說,首要前提就是高考分數(shù)要達到一本線。因為針對自主招生的高校,一般情況下降分最大的優(yōu)惠就是降到一本線。如果考生無法達到一本線,即使拿到自主招生的降分政策,也是無法使用優(yōu)惠政策的。

  2.審查自身條件與哪些參與自主招生的院校相符合

  在確定自己高考成績能夠達到一本線之后,就要準備自主招生報名所需要的材料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把所擁有的競賽獎項、社會實踐活動的相關材料、成績單等材料都梳理一下,然后對照各個大學上一年的自主招生報名條件,分析一下能報考哪些高校,做好第一輪篩選。

  這里,小編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長,申請自主招生的時候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報名申請表、自薦信、高中成績單、獲獎證書、專利或論文,以及其他相關證明等材料,具體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還需要依據(jù)各個高校的自主招生簡章,依情況而定。

  當然,要特別注意一點,千萬不要等到二月份才開始準備報名材料,那個時候就真的來不及了。

  很多考生獎項符合了高校招生條件,但是不確定高校是否認可。例如:高校招收發(fā)表過省級或者是國家級刊物論文的考生,考生發(fā)表過論文,但是不確定高校是否認可自己所發(fā)表的論文類型。遇到這種情況,小編建議在報考前咨詢高校招生辦或者盡量選擇與論文發(fā)表相關的專業(yè)。

  如果考生和家長不放心自己的選擇,或者憑自身無法確定考生的材料究竟能否被高校認可。由于老師具有多年自主招生指導經驗,了解往年的招生和報考情況,對各大高校的要求也比較熟悉,更能夠根據(jù)考生的特點和情況,為其進行單獨指導,提高自招成功率。

  3.定位高考裸考成績和裸考大學

  有些考生家長,是為了報自主招生而報自主招生,能報一個是一個,這是不可取的。首先應該考慮考生憑裸考成績能考進什么樣的大學。根據(jù)考生的情況,決定是否適合參與自主招生,而不是盲目報考。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判定考生能夠考上什么檔位的大學呢?這里教大家一個方法:根據(jù)考生目前現(xiàn)有的年級成績和排名,查看與自己成績相當?shù)谋拘?忌弦粚眉吧蟽蓪玫膶W長學姐高考考了多少分,考了本省多少名,這樣就可以大概推算出自己高考時的成績和排名。也可以根據(jù)學長學姐能上的大學推斷出考生可以上的大學檔位。

  4.根據(jù)優(yōu)惠政策確定自主招生院校

  自主招生院校定位的原則是,沖高求穩(wěn)保底。建議大家在沒有限報數(shù)量的情況下,多報一些和自己高考裸考大學相近的學校,以及比裸考大學高一個檔位的高校。一般而言高校的一個檔位相當于高考分數(shù)線相差15分左右。

  所以,大家在報名自主招生的時候,要關注優(yōu)惠政策,思考如果高考正常發(fā)揮,在高考成績基礎上加20分或者30分能達到什么樣的大學錄取線。如果加上二三十分能到達這所大學,那這所大學就可以作為沖高的學校;如果考生覺得自己比較優(yōu)秀,獲得過很厲害的競賽獎項,也可以在高考成績上加60分來做更高的沖高定位。

  另外還要思考如果高考發(fā)揮失常,比正常的成績少十幾分,怎么辦?所以在自主招生報名時還得留一手,報一兩個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甚至略低于自己水平的大學,防止在高考中出現(xiàn)失誤遺憾終生。



閩州教育報名

成人高考課程報名中

閩州教育溫馨提示建議考生和家長們可以結合考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優(yōu)勢特長等因素綜合考慮,慎重選擇。同學們如有學習上的難題可咨詢我們專業(yè)老師為您解答,閩州教育小編祝同學們考上理想的學府,更多學習技巧,請關注閩州教育

  報名電話:185-5928-9775(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學歷教育學習中心

  招生網址:www.nhanhay.cn


上一篇:漳州市重點高中排名下一篇:2019年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政策!
關于我們
法律申明
聯(lián)系方式
加入我們
服務中心
報名地址
繳費方式
學費分期
商務合作
講師應聘
招商加盟
推廣聯(lián)盟
電話客服熱線:400-968-7268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閩州教育活躍用戶交流群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每天好料不斷
2015-2020 版權所有@廈門華育遠教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閩ICP備170027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