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備考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的考生們,有很多考點需要理解記憶,不然記得不夠牢固。下面閩州教育網(wǎng)小編將和大家分享區(qū)分動機沖突的關鍵點,幫助你更容易記憶知識點,豐富你的腦袋,讓你快速記憶考點。
備考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之區(qū)分動機沖突的關鍵點
動機沖突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雙趨沖突、雙避沖突、趨避沖突、和多重趨避沖突。
雙趨沖突是指同時并存兩種能滿足需要的目標,他們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選擇其中之一時所產(chǎn)生的動機沖突。
他強調的是同時存在兩個目標兩者都想要,只能要一個,在我們的題干中通常會出現(xiàn)既想……又想……這樣的關鍵詞。例如:我既想學習,又想睡覺。
雙避沖突是指同時遇到兩個力圖回避的威脅性目標,但只能避其一所產(chǎn)生的沖突。
他強調的是同時存在兩個目標兩者都不想要,但需要選擇其一。題目中通常會出現(xiàn)既不想……又不想……這樣的關鍵詞。例如我既不想打針又不想吃藥
趨避沖突是指同一目標既有吸引力,又有排除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時又不得不回避,從而引起的沖突。
他強調同一目標的兩個方面,其中一方面是我們想要的,另一方面是我們所排斥的。在我們做題的過程中,題目中通常會出現(xiàn)既想……又不……這樣的關鍵詞。例如:我既想買漂亮的衣服,又覺得他很貴。
多重趨避沖突是指含有吸引與排斥兩種力量的多重目標予以選擇時所發(fā)生的沖突。
他強調多個目標,其中每一個目標中都有吸引和排斥的兩方面。做題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看我們的題干是否存在多個目標。例如:當我們出去旅游時我們可以乘坐飛機、火車、汽車,飛機很快但很貴;火車便宜但是慢;汽車快但是不安全。
在我們做題中,我們抓住兩個關鍵點,一看題干中存在幾個目標;二是通過關鍵詞尋找目標之間的關系,從而來進行選擇正確答案。
精彩文章分享:教資考試中教育學考試易混淆考點整理
混淆對比1
(1)人的身心發(fā)展前提和基礎—遺傳
(2)促進個體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個體主觀能動性
(3)在人的發(fā)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學校教育
混淆對比2
(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育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徑
(2)學會調適是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
(3)尋求發(fā)展是心理輔導的高級目標
(4)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
(5)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混淆對比3
(1)《學記》是中國最在也是世界上最早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
(2)昆體良《雄辯術原理》/《論演說家的教育》是西方本教育著作,也是一本研究教學法的書
混淆對比4
(1)中國最早采用啟發(fā)性教學的人—孔子
(2)西方最早采用啟發(fā)性教學的人—蘇格拉底
混淆對比5
古希臘三哲/三賢
(1)蘇哥拉底—產(chǎn)婆術
(2)柏拉圖《理想國》—寓學習與游戲
(3)亞里士多德—教育要遵循自然
混淆對比6
(1)提出把教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培根
(2)教育學已經(jīng)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夸美紐斯
(3)教育學成為一門規(guī)范而獨立的學科—赫爾巴特
混淆對比7
(1)教育學之父—夸美紐斯
(2)現(xiàn)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
(3)科學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
(4)心理學之父—馮特
(5)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
(6)俄羅斯的教育心理學之父—烏申斯基
混淆對比8
(1)最早使用班級一詞的人—艾拉斯莫斯
(2)最早論述班級授課制的人—夸美紐斯
混淆對比9
(1)世界上本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凱洛夫《教育學》
(2)我國部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楊賢江《新教育大綱》
混淆對比10
(1)學校教育最早出現(xiàn)在—夏朝
(2)我國采用班級授課制—京師同文館
(3)我國頒布近代學校教育制度—壬寅學制
(4)我國實施的近代學校教育制度—癸卯學制
溫馨提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如果你想要參加教師招聘,同時又已經(jīng)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招考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www.nhanh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