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播的基本概念
傳播一詞的本意為“共同分享”,它通常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的符號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分享,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行為。健康傳播是傳播學的一個分支和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為出發(fā)點,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渠道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而制作、傳遞、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2.傳播模式
拉斯韋爾五因素傳播模式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哈羅德·拉斯韋爾(H.D.Lasswell)往1948年提出了一個被譽為傳播學研究經(jīng)典的傳播過程的文字模式,即“一個描述傳播行為的簡便方法,就是回答下列5個問題:①誰(Who)?②說了什么(says what)?③通過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④對誰(to whom)?⑤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這就是拉斯韋爾五因素傳播模式(又稱5W模式,圖6-3)。
該模式把繁雜的傳播現(xiàn)象用五個部分高度概括,雖然不能解釋和說明一切傳播現(xiàn)象,但抓住了問題的主要方面,不但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傳播結(jié)構(gòu),還進而提出了五部分的研究范圍和內(nèi)容,從而形成了傳播學研究的五大領域,為傳播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3.傳播者(communicator)
是指在傳播過程中“傳”的一端的個人(如有關領導、專家、醫(yī)生、講演者、節(jié)目主持人、教師等)或團體(如報社、電臺、電視臺等)。他是信息傳播的主動發(fā)出者和媒介的控制者。
4.信息與訊息(information and message)
信息泛指情報、消息、數(shù)據(jù)、信號等有關周圍環(huán)境的知識;而訊息是由一組相關聯(lián)的信息符號所構(gòu)成的一則具體的信息,是信息內(nèi)容的實體。信息必須轉(zhuǎn)變?yōu)橛嵪⒉拍軅鞑コ鋈。但在一般情況下,“信息”和“訊息”兩者常混用,實際上就是傳播者所要傳播的而受傳者所要接受的內(nèi)容。
5.媒介渠道(media and channel)
是訊息的載體,傳遞信息符號的中介、渠道。一般特指非自然的電子類、印刷類及通俗類傳播媒介。如紙條、傳單、信件、掛歷、書刊、雜志、報紙、廣告牌、電話機、傳真機、收音機、電視機、光碟(LD、VCD、DVD)、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絡及手機短信等新型的流媒體。人際傳播是一種借助自然媒介傳播信息的渠道。
6.受傳者(audience)
是指在傳播過程中“受”的一端的個體或團體的談話者、聽眾、觀眾的總稱。受傳者一般被視為信息傳播中的被動者,但其卻擁有接受或不接受和怎樣接受傳播的主動選擇權。個人或個別團體的受傳者稱為受者、受方,若多數(shù)則簡稱為受眾。
7.效果(effect)
指受傳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發(fā)生的反應。
溫馨提示:準考證建議保存電子版和紙質(zhì)版雙份的,以防丟失影響考試!
閩州教育小編祝同學們考上理想的學府,更多學習技巧,請關注閩州教育。
報名電話:185-5969-5373(微信號)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學歷教育學習中心
招生網(wǎng)址:www.nhanh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