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級建造師薪資特別高,想要成為高薪資一族的話,趕緊抓緊時間復習一建考點,屆時參加一建考試,只要通關了就可以拿到一建證書了。所以說,快跟著閩州教育網小編一起來看《建筑實務》之塔機的金屬結構的考點內容吧。
考試重點::2019年一建《建筑實務》之塔機的金屬結構
塔機的金屬結構由起重臂、塔身、轉臺、承座、平衡臂、底架、塔尖等組成。
起重臂構造型式為小車變幅水平臂架,再往下分又有單吊點、雙吊點和起重臂與平衡臂連成一體的錘頭式小車變幅水平臂架。單吊點是靜定結構,雙吊點是超靜定結構。錘頭式小車變幅水平臂架,裝設于塔身頂部,狀若錘頭,塔身如錘柄,不設塔尖,故又叫平頭式。平頭式的使結構形式更簡單,更有利于受力,減輕自重,簡化構造等優(yōu)點。小車變幅臂架大都采用正三角形的截面。
塔身結構也稱塔架,是塔機結構的主體,F(xiàn)今塔機均采用方形斷面,斷面尺寸應用較廣的有:1.2m×1.2m、1.4m×1.4m、1.6m×1.6m、2.0m×2.0m;塔身標準節(jié)常用尺寸是2.5m和3m.塔身標準節(jié)采用的聯(lián)接方式,應用最廣的是蓋板螺栓聯(lián)接和套柱螺栓聯(lián)接,其次是承插銷軸聯(lián)接和插板銷軸聯(lián)接。標準節(jié)有整體式塔身標準節(jié)和拼裝式塔身標準節(jié),后者加工精度高,制作難,但是堆放占地小,運費少。塔身節(jié)內必須設置爬梯,以便司機及機工上下。爬梯寬度不宜小于500mm,梯步間距不大于300mm,每500mm設一護圈。當爬梯高度超過10m時,梯子應分段轉接,在轉接處加設一道休息平臺。
塔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繩及平衡臂拉繩傳來的上部荷載,并通過回轉塔架、轉臺、承座等的結構部件式直接通過轉臺傳遞給塔身結構。自升塔頂有截錐柱式、前傾或后傾截錐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撐架式。
凡是上回轉塔機均需設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構成設計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與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除平衡重外,還常在其尾部裝設起升機構。起升機構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則可發(fā)揮部分配重作用,二則增大繩卷筒與塔尖導輪間的距離,以利鋼絲繩的排繞并避免發(fā)生亂繩現(xiàn)象。平衡重的用量與平衡臂的長度成反比關系,而平衡臂長度與起重臂長度之間又存在一定比例關系。平衡重的用量相當可觀,輕型塔機一般至少要3~4t,重型的要近30t.平衡重可用鑄鐵或鋼筋混凝土制成:前者加工費用高但迎風面積小;后者體積大迎風面大對穩(wěn)定性不利,但簡單經濟,故一般均采用這種。通常的做法是將平衡重預制區(qū)分成2~3種規(guī)格,寬度、厚度一致,但高度加以調整,以便與不同長度臂架匹配使用。
精彩文章分享:2019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考前練習題
1.【單選】某工程施工過程中,3名工人在大鋼模修整場地休息,大風吹倒大鋼模砸向工人導致3人當場死亡,相關直接經濟損失約560余萬元,此事故屬于( )。
A.特別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2.【單選】下列質量問題常見成因中,屬于管理事故成因的是( )。
A.預埋件偏位
B.不均勻沉降
C.防水材料質量不合格
D.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順序不當
3.【單選】工程質量問題發(fā)生后,工程建設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于( )h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
A.0.5
B.1
C.1.5
D.2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較大事故的判定標準:(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2)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3)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上述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項均可判定為較大事故等級。當三個條件的標準不一致時,以事故等級更高者為準。
2.【答案】D
【解析】管理事故
(1)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安排順序不當,造成質量問題和嚴重經濟損失。
(2)施工人員不熟悉圖紙,盲目施工,致使構件或預埋件定位錯誤。
(3)在施工過程中未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工序、工藝標準要求進行施工,造成經濟損失。
(4)對進場的材料、成品、半成品不按規(guī)定檢查驗收、存放、復試等,造成經濟損失。
(5)未盡到總包責任,導致現(xiàn)場出現(xiàn)管理混亂,進而形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3.【答案】B
【解析】工程質量問題發(fā)生后,事故現(xiàn)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工程建設單位負責人報告;工程建設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于1h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
溫馨提示:現(xiàn)在已經是2019年7月份了,備考2019一級建造師考試的時間又少了一些。因此,請想要報考2019一級建造師的小伙伴,趕緊抓緊時間備考吧。若想要了解更多一級建造師考試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址:www.nhanh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