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州教育導航網(wǎng)址: 職稱評審 研究生 公務(wù)員 教師資格 司法考試 閩州教育 建設(shè)執(zhí)業(yè) 金融財會 職業(yè)資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 > 備考材料 > 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zhì)》文化素養(yǎng)積累之老子

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zhì)》文化素養(yǎng)積累之老子


  【摘要】正在備考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的人小伙伴們,想要拿下教師資格證筆試,就應(yīng)該多記憶知識點。閩州教育網(wǎng)小編提醒,《綜合素質(zhì)》科目要記憶的內(nèi)容比較多,所以說,平日里要一點點積累。比如說,快來記憶文化素養(yǎng)積累之老子的內(nèi)容。

  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zhì)》文化素養(yǎng)積累之老子

  1.簡介

  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后人稱其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著有《老子》一書,后人稱上篇為《道經(jīng)》,下篇為《德經(jīng)》,合稱《道德經(jīng)》,共 81 章,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經(jīng)》以外被翻譯最多的經(jīng)典。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老子譽有東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鬃釉鴶(shù)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quán)術(shù)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為“太上老君”。

  2.成就

  (1)政治思想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無為”思想。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設(shè)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

  老子崇尚“無為”,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

  (2)哲學思想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道):

  事物本身的內(nèi)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fù)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tǒng)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zhuǎn)化,即是陰陽轉(zhuǎn)化。

  關(guān)于老子的宇宙觀,根據(jù)之前的道,“無”與“有”(萬物存在即是“有”)會相互轉(zhuǎn)化。因此老子認為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

  (3)經(jīng)典名言

  【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暗馈(“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懊(“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盁o”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chǎn)生之本原的命名。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zhuǎn)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xiàn),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后互相接隨——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chuàng)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yè)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原文】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譯文】

  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fù)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圣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tài)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欲雜念,拋棄圣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于憂患。

  【原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nèi)巫匀弧?/span>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zhàn)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原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譯文】

  循環(huán)往復(fù)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chǎn)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zhì),有形質(zhì)又產(chǎn)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zhì)。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譯文】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tài),萬物在這種狀態(tài)中產(chǎn)生。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yǒu,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

  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了“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求學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后以至于“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jīng)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jīng)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精彩文章分享:2019小學教師資格筆試8月19日練習題

  1.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是( )。

  A.共同的奮斗目標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級內(nèi)部的矛盾斗爭

  D.共同的活動

  2.學校通過大會報告形式組織的課外活動屬于( )。

  A.群眾性活動

  B.小組活動

  C.個人活動

  D.班級活動

  3.建立家長微信群是班主任實現(xiàn)( )角色的工作方法。

  A.班級工作的領(lǐng)導者

  B.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

  C.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構(gòu)造者

  D.學校教學計劃的貫徹者

  4.文藝復(fù)興時期率先使用"班級"一詞的著名教育家是( )。

  A.馬卡連柯

  B.裴斯泰洛奇

  C.赫爾巴特

  D.埃拉斯莫斯

  5.下列有關(guān)教師資格的要素中,根據(jù)《教師法》的規(guī)定,不屬于絕對要求的是( )。

  A.國籍要素

  B.思想品德要素

  C.業(yè)務(wù)要素

  D.學位要素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

  2.【答案】A

  解析:群眾性活動的規(guī)模比較大,至少以一個年級的學生作為活動參與者,也可擴大為全;顒踊蛐kH聯(lián)合活動。其主要組織形式有各種比賽、各種集會、報告和講座等。

  3.【答案】C

  解析:教育三位一體是指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形成合力,教師建立家長微信群就是建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練習,故選C。

  4.【答案】D

  解析:班級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正式組織,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級一詞。

  5.【答案】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章第十條規(guī)定,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guī)定的學歷或者經(jīng)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jīng)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并非是學位的限制。

  溫馨提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如果你想要參加教師招聘,同時又已經(jīng)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招考培訓相關(guān)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www.nhanhay.cn

上一篇:2019福建教師資格認定網(wǎng)上申報13個疑問解答下一篇: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zhì)作文素材之標題類
關(guān)于我們
法律申明
聯(lián)系方式
加入我們
服務(wù)中心
報名地址
繳費方式
學費分期
商務(wù)合作
講師應(yīng)聘
招商加盟
推廣聯(lián)盟
電話客服熱線:400-968-7268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閩州教育活躍用戶交流群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關(guān)注我們
每天好料不斷
2015-2020 版權(quán)所有@廈門華育遠教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閩ICP備170027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