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想要順利拿下普通話等級證書嗎?想的話請務(wù)必跟著閩州教育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普通話考試復習指導——最后一題答題技巧之用詞恰當,最后一題自由說話,分值很高也容易丟分,所以說,一定要來看看答題的技巧。
普通話考試復習指導:最后一題答題技巧之用詞恰當
用詞恰當首先是要用詞規(guī)范,不用方言詞語。例如有的上海人把“用抹布擦擦桌子”說成“用揩布揩揩臺子”,把“自行車”說成“腳踏車”,這就是用詞不規(guī)范。除此而外,還有三點是應(yīng)該注意的:
1、多用口語詞,少用書面語
在說話時,應(yīng)該盡可能多用口語詞,少用“之乎者也”之類的古語詞或“基本上”、“一般說來”之類的書面語、公文用語。
漢語書面語中保留了許多古漢語中的詞語。這些詞語很文雅,很精煉,使用這些古語詞可以使語言有莊重的色彩,但同時也就會使語句減少了幾分生動和親切,因此不適合在說話時使用。
例如“諸如”常用在公文里,口頭上說,不妨改為“比方說……”更好!盁o須乎”也不如“不必”來得生動自然!拔绾蠖䲡r許”就是“下午兩點多鐘”的意思,但用在小型聯(lián)歡會上,就不如“下午兩點多鐘”更為活潑。運用口語詞可以使話語顯得生動。
我們試看一位學生在講述自己愛好滑冰時的一段話:所以回到家里呢,我媽看見挺心疼的。但是我說我一定要學會,F(xiàn)在呢,將就著學會了。就是不會轉(zhuǎn)彎,轉(zhuǎn)彎就要摔跟斗。
這段話里全是大白話:“我媽”、“心疼”、“將就著”、“摔跟斗”這些詞如果改成書面語,那效果就不一樣了,現(xiàn)在試試:
所以回到家里母親很舍不得。但是我下定了決心要學會,F(xiàn)在已基本上學會了。就是不會轉(zhuǎn)彎,轉(zhuǎn)彎就要跌倒。
2、不用時髦語
社會上常常流行一種“時髦語”。前些年從北方傳來“沒治了”、“震了”、“蓋了帽兒了”、“斃了”(都是“好極了”的時髦說法)。
這些年又從港臺傳來“做騷”(表演)、“掛咪”(告別舞臺)、“發(fā)燒友”(歌迷)。上海地區(qū)又土生土長了“不要太(=太)”、“淘漿糊”、“巴子”等時髦說法。
這些時髦語雖然可以風靡一時,但它們是不規(guī)范的,因而也是沒有生命力的。
滿口時髦語不單會削弱語言的表現(xiàn)力,而且只能暴露出說話人素質(zhì)的低下。
3、避免同音詞
在口語中沒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如果遇到同音現(xiàn)象,就容易造成誤解!跋蚯翱础比菀妆徽`聽為“向錢看”;“期中”也容易被誤聽為“期終”。因此人們在說話時,應(yīng)盡可能避免使用有同音詞的語詞。
據(jù)說有人出差到安徽,想品嘗一下當?shù)氐男〕。服?wù)員指著一種寬面條問“面皮要不要?”當她聽到“不要”的答復時,隨口說了一句:“你們上海人來這兒,怎么都是不要面皮的?”
想不到這句話引起了旁邊站著的一對年輕的上海夫婦極大的憤慨,認為這位服務(wù)員侮辱了上海人。其實不是這么一回事。這是方言詞語加上同音現(xiàn)象所造成的一場誤會。
服務(wù)員使用了一個方言詞“面皮”,而這個詞正好與上海話中表示臉面的“面皮”相同。這樣一來,原來服務(wù)員所講的意思“不吃寬面條”就被誤解為“不要臉”了。
由此可見,在口語中避免使用同音詞也是非常重要的。
溫馨提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如果你想要參加教師招聘,同時又已經(jīng)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招考培訓相關(guān)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www.nhanhay.cn